2023 09 26 左永安顧問/講師/委員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健康防止老化三要素 肌力=免疫力 關渡醫院陳亮恭院長 25歲抗健康老化
《怎樣減少病痛,過得健康愉快?》
輔大校長楊敦和所寫的這篇好文,值得珍藏及一讀再讀文20230710
我從55歲退休到今年94歲,已快40年了。
這些年來我身體一直很好。是怎樣做到的呢?
1、知識就是健康最好的保障,醫生就是自己。
人的健康由三個方面的因素形成:
第一遺傳佔三分之一,
第二是鍛鍊和養生,
第三是生活習慣。
例如:抽煙喝酒熬夜都會損害健康。
人到70歲以後,才正是老年。老人一定要注意學習吸收醫學保健知識。
此外,要全面瞭解自己身體狀況!綜合分析自己的問題是什麼?
摸索其中的規律。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與措施。
有些老人沒有自己的健康主張,動不動就看醫生,亂吃藥。
其實醫生也是聽你陳述、下藥。
再說,各科醫生也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法對症下藥、掌握你的全面情況。
所以要靠自己,而不要盲目依靠醫生。
俗話說:「久病成良醫」,我的體會是,身體是自己的,最好的保健醫生其實是自己。
冷暖痛癢自己最清楚,運動健身只有靠自己堅持,心理健康也靠自己調整。
1、任何企圖依靠他人養老的夢想都會落空!再好的醫生、再負責任的保姆或再孝順的子女, 都靠不得。
2、要有毅力,做自己應該做的,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歡做的。
我堅持生活自理,至今自己買菜、做飯、洗碗、散步、自己洗貼身衣物。
當然也累,也不方便,其實我可以讓保姆做。但只要一開始不做,以後就再也做不了!
我非到萬不得已就不開這個頭。這樣一直堅持至今依然如此。
3、精神上要有境界,文化生活要豐富。
現代老年人太寂寞,盼望兒女回家看望。
國家都有「常回家看看」的法律規定,但我不需要。
我關心時事,對文學、哲學、天文地理、戲劇體育都有興趣。
我建立了自己的學習計劃和生活規律,每天都很忙碌,但心裡平靜充實。
你喜歡做什麼?就去做!盡量把自己時間安排緊一點,每天都有事做,有做不完的工作。
這樣就不會感到寂寞了!
此外我還有個辦法!就是家裡不要太寂靜。
要經常開著電視或收音機,好像有人與你說話、對你唱歌,就不會感到孤獨。
我有三個孩子每週都回來看我。我兒子離我挺遠,我不要他每週都來,就對我女兒說:
跟你哥說一下!不用每週回來,打個電話就行了!他後來兩週回來一次。
我平時過得很充實、愉快,不希望別人來干擾我。
老年人要熱愛生活,關心時事,心胸開闊,心情舒暢。遇到疾病就能頂住了!
個人的目標在爭取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走得快一點」,既減少自己的痛苦,
也盡量避免給他人造成的負擔。
人人都希望晚年走得快一些,但死生有命、可以事在人為嗎?
我認為,要想「走的快一點」首先要做好「走」的思想準備,該走的時候
乾脆、無牽掛、無遺憾。告訴你我的體會:
1、不怕死
我前年尿血,在醫院檢查發現左腎上有個腫瘤,疑似癌症,醫生和家屬都主張手術切除。
我不同意。我說:我已92歲了!將來走、不一定是因這個腫瘤。
即便是這個原因,動手術後 又出現其他病。那何必呢?兩年來沒有任何感覺。
現在我乾脆就不去檢查了!不管它變大或小了!該怎樣就怎樣。
已經兩年了我一直與癌症「和平共處」。
現在既沒有什麼感覺,也沒有精神負擔,每天生活得很充實,很有質量。
任何事情只要想得開,就會戰勝它。
當然 如果將來真是癌症發作的話,後期會很疼,我就留一筆錢打止痛針。
我對女兒說:將來我昏迷了就不用打了!沒有知覺了還打它幹嘛」走人 就完了嘛!
人的壽數到了,就要順其自然,犯了病還搶救他幹嘛?
身體功能衰竭了!無疾而終,順其自然,這是福氣呀!你說不是嗎?
老來不怕死,就活得輕鬆,生活質量就高。我就是懷著這種心態一天一天活過來的。
事實證明越是不怕死,就越是死不了!我現在已經94歲了!
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才72歲,台灣人的平均壽命是82歲。
哈哈,我都超過了!感覺自己已經賺的太多了!
2、不愛錢
許多老人越是到了晚年,越是錙銖必較,把錢摳的緊緊的。
他們真是沒想明白呀!我現在每個月只花幾千元,退休金根本花不完!
所以孩子們來看我、我都自掏腰包請他們吃飯。兒女過六十歲生日,我每人送上一萬元。
自己也就這幾十萬元的存款,等我死了兒女們繼承,他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也不會感激我。
不如現在就拿出來給大家共享!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哈哈!
3、放下自我
現在很多老人想問題只從自己出發,總覺得別人對不住自己。
或是政府對不起自己!或同事或兒女對自己照顧不周,特別是兒媳婦
又如何虧欠了自己。
內心總是不愉快,何必呢?要想得開,就一定要放下自我,換位思維。
不要認為把兒女撫養大,兒女就應該回報你!
兒女有兒女的事情,哪有那麼多時間陪著你?
回想一下!自己的父母在世時,你曾去陪伴了多久?照顧了多少?
我從不要求兒女來陪我。
我生活很有規律,說真的,他們來了、我還嫌打亂了生活計劃。
所以一個人的生活常態,兒女來看你、是驚喜!如此才不會心懷不滿,而感到落寞了!
至於孫子輩、哈哈,不用說,早就想也不想了!
這是人類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嘛!
總之只有放下自我,才能戰勝死亡,充分享受餘生期。
至於身後之事,兒孫自有兒孫福,不是我們應該費心去想的。
開業醫師柯威旭表示,雖說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族群,但失智症並不只挑老年人,亦有65歲之前發病的早發性失智症,45歲以下也不是零風險。
9月21日為國際失智症日,全球失智症人口逾5千5百萬,且人數持續增長,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嚴重衝擊,是重大的公共衛生議題,失智症不可逆,根據國際研究發現,全球約4成的失智症患者,肇因來自12項可預防的危險因子,
醫師建議,以「4護 + 6養」積極管理生活型態,可以保護並活化腦細胞,強健腦力,拉開與失智症的距離。
根據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2020年刊載的一份研究報告,全球大約有40%的失智症係肇因於12項可預防的危險因子,包括:
1低教育程度、
2聽力損傷、
3創傷性腦損傷、
4高血壓、
5過量飲酒、
6肥胖、
7抽煙、
8憂鬱、
9社交孤立、
10體能活動不足、
11糖尿病、
12空氣汙染等。
理論上,這些危險因子都是可以被避免的,因此,避免這些危險因子,就可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開業內科醫師柯威旭表示,估計台灣失智症人口超過30萬人,失智症不可逆,至今也沒有解藥,但可以透過「4護 + 6養」預防,「4護」包括護腦、護心、護肺、護肝,「6養」則有營養、養心、養肌、養聰、養群、養學。柯威旭表示,積極管理生活型態,可以保護並活化腦細胞,強健腦力,拉開與失智症的距離。
「4護」
1.護腦:
創傷性腦損傷被視為引發失智症的危險因子,腦部曾受重創的人罹患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也會倍數升高。平日應多注意環境與交通安全,避免跌倒、撞擊、交通事故等意外所造成的頭部創傷。
2.護心:
控制高血壓有助於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高血壓患者應接受治療,保持正常血壓以避免血管的老化。
3.護肺:
戒菸及避免空氣汙染,既護肺、護心也護腦。長期暴露於煙害(包括抽煙與二手煙)以及空氣中高濃度的細懸浮微粒,會影響神經系統,加速認知功能的衰退,升高失智症的風險。
4.護肝:
過量攝入酒精不僅傷肝,還傷腦,損壞神經系統,影響大腦反應與認知功能,飲酒量的多寡也與失智症的風險呈正相關。
「6養」
1.營養:
心智飲食(MIND Diet,Mediterranean-DASH Intervention for Neurodegenerative Delay Diet),是為延緩神經退化而設計的飲食法,結合了地中海飲食(降低代謝性疾病)與 得舒飲食(阻斷高血壓)的概念。
心智飲食建議,多食用全穀物、綠葉蔬菜、豆類、堅果、非油炸家禽肉及魚肉、橄欖油等,少吃奶油(含人造奶油)、甜點、紅肉、乳酪、炸物(及速食)。
2.養心:
失智症與憂鬱之間是有關聯的。長期處於心情低落、焦慮、沮喪的負面情緒之中會影響認知功能。養好身心健康,別讓憂鬱心情左右失智症風險。
3.養肌:
體能鍛鍊不足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的風險,這些也都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長期持續性的規律運動,如有氧運動、肌力訓練等,既有助於體重管理,強化心肺功能,也有助於刺激腦部神經、靈活認知功能。
4.養聰:
聽力受損程度與失智症風險相關,可能是聽力障礙影響認知刺激與正常社交,進而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如果有聽力減退的癥狀,應儘早就醫治療,必要時及早配戴助聽器輔助聽力。
5.養群:
社會接觸被視為一種可以增強認知儲備的保護機制,也有研究指出較少的社交往來會增加失智症的風險。維持常態性社交活動,有助於降低失智症風險、延緩認知功能退步。
6.養學:
活到老、學到老!保持高度學習興趣,經常接觸新事物、學習新知識與新技能,能夠給予腦部新刺激,靈活大腦的認知功能。
這塊無形的橡皮擦「正在做的動作」,正是現任北醫附醫神經內科主任、也是失智症中心負責人葉篤學,這20多年白袍生涯裡、研究了一輩子的課題。
B女士是發生在葉篤學的診間中的許多故事之一。B女士和先生是大學同學,一路從相戀到結婚,共組家庭、生養孩子,忙碌一生也步入退休享福年紀,她個性活潑外向且熱衷教會活動。因為新冠疫情的緣故,許久未見的孩子有機會回國團聚,看似美好的生活,卻因一次突如其來的迷路而亂了套。
那是一個尋常的早晨,出門參加教會活動的B女士久久未返家,全家人緊張得出門尋覓,卻在巷口發現B女士在同一個巷口繞圈圈,找不到回家方向。有意識的女兒就與父親討論,帶母親就醫諮詢。
就醫當日,B女士在家人陪同下看診,但她直覺自己沒病,為什麼要來看醫師?葉篤學先透過聊天讓她放下心防,取得信任後,便做了一些簡單測驗,例如請她記下3樣東西、減法運算、畫時鐘等。
他從中發現B女士確實有短期記不住的現象,因此安排進一步的神經心理評估,例如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智能評估等衡鑑工具,並安排血液檢驗和腦部影像檢查。
再次回診時,葉篤學從B女士的女兒口中得知,當日就診結束後,母親與父親大吵一架,母親認為自己沒事,但家人卻把她當老人癡呆看待。而在教會活動時,家人發現母親會頻頻在台上忘詞,甚至排斥與人社交,B女士自己則因此十分沮喪。
當醫師與家人試著讓B女士了解自身現狀,她當下完全無法接受,並憤而轉身離開診間,留下擔憂的女兒及先生詢問醫師,日後該如何應對與治療。葉篤學也說明了延緩病程的治療方式,像是參加延緩失能照護據點課程、藥物控制等。
再次回診,是由女兒代替B女士前來看診,女兒口述:「當天回去後,與母親促膝長談,得知外婆便是因為失智症而離開,因此母親心中出現揮之不去的陰影,不想步入和外婆同樣的道路,才一直無法接受自己的病況。」
了解B女士的擔憂後,葉篤學和B女士溝通,並轉介失智症個管師協助家人,幫助她試著了解失智症並不可怕,可以透過一些訓練或藥物治療來延緩病程,鼓勵她依然可以參與活動。再次回診後,B女士與丈夫一起前來,並向醫師分享期間參與課程照片及成果。
一路走來,全家人的生活如坐雲霄飛車一樣高潮起伏。
圖/親人腦袋裡這塊橡皮擦,一點一點抹去他生命中曾經歷過的足跡與記憶,面對此情此景,身旁的人該怎麼辦,又要如何面對?(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問題來了,假如擔心出現失智症狀,應該先掛老人醫學科,還是神經內科呢?
葉篤學給了答案:「神經內科。」
在北醫附醫的神經內科和精神科都有看失智症的專業醫師,但何時會有跨團隊介入?他說:「在照顧過程中,病人可能出現情緒行為障礙問題時,我們就會與精神科醫師共同會診。」
而所謂的情緒和行為障礙,包括病人有時候會出現妄想或是幻覺;最常聽到的兩大情況就是:病人老覺得自己東西被偷,其次是懷疑另一半有外遇。
由於有些病人因病況變得沒有安全感,所以會更加緊黏著家屬。葉篤學曾經有位病人,他媽媽基本上根本不能離開病人視線一步,「這就是有神經精神症狀的問題,可能有憂鬱或焦慮,需要精神科協助。」
憂鬱與失智,一線之隔。有些人的精神狀況沒什麼問題,只是開始健忘,就會先選擇掛神經內科,而不是精神科。但是,如果出現妄想情況,就需要兩科醫師一起討論,是否用藥需要調整或進行心理治療等等。
憂鬱症表現得像失智的個案,平均約占看診人數5%左右。假性失智的憂鬱症患者,大多是較為年輕者,有的人3、40歲就說自己健忘;有的可能是工作壓力,或照顧家人瀕臨崩潰邊緣,都可能會引發心理層面的障礙。
至於一般人如何判定自己有初期失智傾向呢?現在一般常用是AD-8 量表測試,8個問題中如果符合2個以上,就建議尋求醫療診斷。
在中國神話傳説中,人死之後要過鬼門關路經黃泉路,在黃泉路和冥府之間,有條忘川河為分界,人一渡川就會忘記前塵往事。
宛如失智風暴來襲,「忘川」之域提早遇見,或許已經不可逆,但葉篤學跟他的團隊試圖讓記憶再留存久一點而努力著。
圖/《生命關鍵、健康永續:北醫附醫全人醫療的溫柔革命》,作者:黃亞琪,發光體出版
2起司-黑巧克力-紅酒-蔬果(多酚)
3.綠茶-兒茶素
4.椰子油漱口
5.站著工作(心血管-減肥)
進養生村養老 逾半民眾SAY YES
黃琮淵/台北報導 的故事 • 7 小時
退休生態正在改變,台灣人壽2023「高齡友善調查」針對「養生村」議題進行
大數據分析,發現有高達76.8%台灣民眾,支持共享型養生村的理念;
過半數民眾有意願入住,
其標配首選為醫療資源,而有智慧健康管理和多元社交活動同樣也受青睞,
有專人料理三餐、打掃居家等飯店式服務更加分。
養生村地點方面,逾6成民眾認為養生村適合在非都會區,也有民眾偏好六都,
其中有近3成民眾屬意新北市,離塵不離城的六都近郊生活蛋白區,
也許是民眾享受慢活生活的另一項選擇;
過半數期待保險商品結合養生村,提供入住資格的養生村保單,
更偏好透過保費抵減入住費用,透過保險規劃提前部署第三人生。
台灣人壽策略長葉栢宏表示,妥善的保險規劃可以解決
高齡者財務、醫療、健康、生活、心理方面五大需求,
調查結果可見民眾對保險商品結合養生村的期待,而結合健康設備與細緻服務
的共享型養生村已是國際趨勢。
葉栢宏認為,壽險業者可以從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兩方面解決高齡租屋的困境,
在居家養老服務上整合所有廠商,做好一站式服務;
在機構養老方面做好建置與經營,扮演健康與養老的整合專家。
衛福部看好銀髮友善住宅將成為未來最大的內需產業,讓康養服務具體落實。
桃園市政府都發局長江南志表示,在終老階段讓長者保有原本的生活、
活得快樂是健康關鍵,養生村的設計關鍵不僅是環境,更重要的是生活。
台大城鄉所教授林建元認為,高齡化社會在世界各國都是第一次面臨的全新挑戰,
歐美作法是年輕時購買退休宅保單,退休後入住,建議壽險業者提供多樣化選擇,
若能在地老化,也能減少孤獨感所引起的心理疾病。
至於敬老社福補助政策,各縣市規定不同,往往必須往返居住地和戶籍地申請補貼,
高達82.6%的民眾認為需由中央整合,希望社福補助能就近請領,提供友善便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