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檸檬水-
2起司-黑巧克力-紅酒-蔬果(多酚)
3.綠茶-兒茶素
4.椰子油漱口
5.站著工作(心血管-減肥)
2起司-黑巧克力-紅酒-蔬果(多酚)
3.綠茶-兒茶素
4.椰子油漱口
5.站著工作(心血管-減肥)
進養生村養老 逾半民眾SAY YES
黃琮淵/台北報導 的故事 • 7 小時
退休生態正在改變,台灣人壽2023「高齡友善調查」針對「養生村」議題進行
大數據分析,發現有高達76.8%台灣民眾,支持共享型養生村的理念;
過半數民眾有意願入住,
其標配首選為醫療資源,而有智慧健康管理和多元社交活動同樣也受青睞,
有專人料理三餐、打掃居家等飯店式服務更加分。
養生村地點方面,逾6成民眾認為養生村適合在非都會區,也有民眾偏好六都,
其中有近3成民眾屬意新北市,離塵不離城的六都近郊生活蛋白區,
也許是民眾享受慢活生活的另一項選擇;
過半數期待保險商品結合養生村,提供入住資格的養生村保單,
更偏好透過保費抵減入住費用,透過保險規劃提前部署第三人生。
台灣人壽策略長葉栢宏表示,妥善的保險規劃可以解決
高齡者財務、醫療、健康、生活、心理方面五大需求,
調查結果可見民眾對保險商品結合養生村的期待,而結合健康設備與細緻服務
的共享型養生村已是國際趨勢。
葉栢宏認為,壽險業者可以從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兩方面解決高齡租屋的困境,
在居家養老服務上整合所有廠商,做好一站式服務;
在機構養老方面做好建置與經營,扮演健康與養老的整合專家。
衛福部看好銀髮友善住宅將成為未來最大的內需產業,讓康養服務具體落實。
桃園市政府都發局長江南志表示,在終老階段讓長者保有原本的生活、
活得快樂是健康關鍵,養生村的設計關鍵不僅是環境,更重要的是生活。
台大城鄉所教授林建元認為,高齡化社會在世界各國都是第一次面臨的全新挑戰,
歐美作法是年輕時購買退休宅保單,退休後入住,建議壽險業者提供多樣化選擇,
若能在地老化,也能減少孤獨感所引起的心理疾病。
至於敬老社福補助政策,各縣市規定不同,往往必須往返居住地和戶籍地申請補貼,
高達82.6%的民眾認為需由中央整合,希望社福補助能就近請領,提供友善便民服務。
「未料71歲落如此地步」嬰兒潮變遊民日增 大蕭條後罕見此景
記者顏伶如/綜合報導 2023年9月19日 週二 上午6:08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人口邁向高齡化,代表著愈來愈多依賴固定收入過日子的民眾,由於住房開銷走高及其他經濟因素而變得不堪負荷,如此景象是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不曾出現的。
茱蒂‧薛洛德(Judy Schroeder)原本住在佛州高檔退休社區,疫情期間公寓大樓轉賣給新業主,房租每月增加500元。她失去兼職工作,存款極少,靠著每月社安金支票收入過活,只得搬出公寓暫時投靠親友。薛洛德打了數百通電話洽詢拿波里(Naples)、佛州西南部房東,卻找不到租得起的房子。她申請低收入住房補助券,考慮萬一迫不得已,只能以2004年份的轎車為家。
她說:「我從沒想到在71歲的時候,會落得如此地步。」
聯邦住房與城市發展部官員說,老年人是遊民人口中成長最迅速的族群,在整體遊民中占比愈來愈高。
報導指出,戰後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s)曾以多種方式改變美國社會,如今則對無家可歸現象帶來影響。數量可觀的老年人流落街頭或住進遊民收容中心,讓醫院及其他急難服務機構任務變得複雜,成本提高。
人道危機則演變成公共政策危機,費用由納稅人埋單。
住房開銷一路漲,對於靠社安金過生活、已離開職場的老年人來說,打擊尤其重大。收費低廉、有輔助看護的養老機構(assisted living facilities)數量本來就長期不足,無法容納人數龐大的嬰兒潮世代,近幾年則因人力短缺、財務問題而紛紛關門。家人居住地點分散也讓老年人能夠依靠的支援變少。
某些學者指出,目前60多歲的嬰兒潮世代,成年時期連續遇到兩次經濟衰退,導致個人財富留下永久衝擊,許多人服務的機構後來不再提供退休俸。這些財務狀況原本就相對較不穩定的嬰兒潮世代,如今逐漸步入退休。
推薦:歡迎同好們參加:
人生下半場拚的就是健康
人生只有單程 沒有往返
林周義/台北報導
衛福部心健司自8月起推動「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讓15~30歲民眾免費接受3次諮商,因響應太踴躍,日前加碼補助1.6萬人。
專家認為,心理諮商像寫文章,需要「起、承、轉、合」,至少要4~8次,次數不夠,恐對個案及醫病關係構成傷害,應該多多益善。
另近期衛福部將與金管會研議癌友住院商業保險問題,專家建議政府也應正視心理健康,讓商保納入心理諮商和治療。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為接住有自殺意念的年輕人,心健司推動「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15~30歲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每次1600元,合計4800元。
但心理諮商一開始彼此不認識,一定要先談談,了解狀況,待互相熟悉了,再切入深層議題,並提出建設性作法,再來進行回顧,每個階段都有其意義。
楊聰財指出,心理諮商至少要4~8次,次數不夠,恐對個案及醫病關係構成傷害,心健司僅提供3次補助,應是出於經費考量,對他來說不甚滿意,當前政府對於心理衛生政策的投入有「頭重腳輕」的問題,應該多多益善。
目前慢性精神病、慢性腎病及癌症,並列台灣健保重大傷病支出前3大,但健保給付基層醫療門診的醫療費用前20大項目,卻未見精神醫療支出。
楊聰財表示,台灣精神醫療健保給付架構過度偏於重症治療,除非住院,否則多是開立鎮定安眠藥物,太少針對預防性做心理處方,更不說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面做投資,也建議政府,必須提高對心理治療的點數,才能提升心理師提供服務的意願。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說,政府長期以來對心理衛生政策的投入太少。國內並不是缺乏諮商資源,卻因健保給付過低,半小時僅約400點,導致心理師不願投入,乾脆做自費,一次收費2500元起跳,若政府能提高點數,增加服務的意願,才能提高諮商的可近行,民眾也不必在醫院苦等半年才排上。
目前歐美多國的商業保險,都已針對心理治療給予保險給付,楊聰財認為,近期衛福部將與金管會研議癌友住院商業保險問題,政府在研議癌友住院保險問題之際,也應正視心理健康議題,在擬定「商保協同健保措施」時,也要納入心理諮商和治療。
政府幫助民眾建立心理健康識能、因應壓力、解決心理社會壓力來源問題,才能邁向世界衛生組織的正向心理健康安適狀態。
健保資料顯示,一一一年住院人數一七八萬人,平均住院天數為九點五天,對有看護需求的患者來說,一天約三千元看護費用,經濟負擔沉重,還常找不到照服員。
為此,健保署昨宣布續辦「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以病房為單位,三至四名患者共同聘用一名照服員,今年預算增加至五點六億元,擴及八十四家醫院、四四一四床,預估七萬五千名住院患者受惠。
全國護理人力不足,許多醫院關床,等床患者激增,即使順利住院,必須面對第二個難關—找不到病房照服員。因另一半身體狀況不佳,無法到院陪伴照護,攝護腺癌患者陳老先生在術前即向北部某醫學中心護理部登記聘用看護,但開完刀後,住了好幾天病房仍不見照服員報到,院方回應「看護大缺工,實在無能為力」。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護理部督導劉季惠表示,中南部醫院病房看護人力嚴重短缺,以自家醫院為例,平均每天約一、二十名住院病患排隊等待照服員,等上兩三天是常有的事情,有時必須等更久。
台北榮總護理部副主任陳淑芬說,照服員人力嚴重短缺,這是全台醫院共同面臨窘境,雖然北榮與人力派遣公司簽了年度標案,但還是調度不及,院方也成了受災戶。不少住院患者只好透過網路尋找沒牌照的照服員,辯稱為家屬,護理師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無法有效管理。
為何醫院看護缺工?中部醫學中心資深護理長表示,病房照服員勞心勞力,得把屎把尿,年輕世代怎麼會願意投入這種就業環境?目前該醫院病房看護平均年齡五、六十歲,其中年紀最長看護工接近八十歲,「老看護照顧老病人已是常態」。
目前一對一、廿四小時病房看護費用約在兩千五至兩千八,為降低病患負擔,健保署去年推出「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試辦計畫」,多名住院患者共聘一名病房照服員,健保給付七五○點值,患者再平均分攤看護費用,每一病患單日最高支付上限為一○五○元,平均約在七、八百元;照服員薪資雖較少,可有正常勞動工時,希望更多照服人力投入醫院。
健保署長石崇良說,2023年增加預算及試辦醫院,希望減輕家屬照護負擔,也可降低護理人員工作負荷;而病房照護人員收入更穩定,在團隊合作下,降低照護壓力,吸引更多照服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