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8日 星期五

2023 08 18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發起人會議 暨 第一次籌備委員會 18:00 - 20:00玉喜飯店 106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89號

 2023 08 18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發起人會議 暨  第一次籌備委員會 

玉喜飯店 106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89號





















2023 08 18 左永安顧問 臺東縣衛生局表示 衛生局長孫國平呼籲 台大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台灣糖酒總會 中華糖酒總會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台海兩岸影視文創交流協會在國外購買維生素產品時,要特別注意不可幫他人代購,或攜帶回國後隨意買賣,否則可能會違反相關規定而遭裁處。

 


2023 08 18 左永安顧問 臺東縣衛生局表示 衛生局長孫國平呼籲 台大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台灣糖酒總會 中華糖酒總會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台海兩岸影視文創交流協會在國外購買維生素產品時,要特別注意不可幫他人代購,或攜帶回國後隨意買賣,否則可能會違反相關規定而遭裁處。

 

維他命帶回國注意事項多 仔細確認避免觸法

更新時間: 

2023 08 18 左永安顧問 台大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台灣糖酒總會 中華糖酒總會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台海兩岸影視文創交流協會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林伶芳 護病比1:20 護理工會提合理護病比入法6訴求 調高護病比引反彈!衛福部拍板 專責病房維持1:5、上限1:7

 


2023 08 18 左永安顧問 台大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台灣糖酒總會 中華糖酒總會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台海兩岸影視文創交流協會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林伶芳 護病比1:20 護理工會提合理護病比入法6訴求 調高護病比引反彈!衛福部拍板 專責病房維持1:5、上限1:7

 

護病比1:20 護理工會提合理護病比入法6訴求

2023.08.19


【人間福報台北訊】

     新冠疫情加劇護理師高護病比、過勞、低薪問題,使得半年內1700名護理師離職。

     2023年7月27日衛福部雖開會,有共識將全日護病比改為3班護病比,後續尚未有進一步調整,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昨號召護理師至行政院前抗議,提出要求合理護病比入法、勞動部應加強勞檢次數、提高健保護理支付標準等6大訴求,並遞交陳情書,行政院、衛福部代表回應,會盡快研擬。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林伶芳表示,護病比長期過高會導致病人致死率、感染率、跌倒及褥瘡發生率不斷上升,高壓力、高過勞風險、低薪剝削與勞動條件不佳的護理職場環境,則引發台灣護理師離職潮。

工會先前調查,現行護理人員白斑照顧平均值11.55人次、小夜班15.55人次、大夜班17.88人次,早已超過鄰近南韓、日本、美國澳洲等國護病比。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表示,台灣護病比為1:13,比西班牙1:12.7、比利時1:10.8、英國(急性病房)1:8、瑞士1:7.8、瑞典1:7.6都高,「還有醫院護病比1:20,會死人的」。

陳玉鳳說,歐美護病比1:6但薪水高,台灣護病比是別人2倍,「我們的薪水卻沒有10萬起跳」。現場護理師說,現在的薪資含夜班費只有3.5萬元。


     陳玉鳳說,衛福部今年7月27日召開「3班護病比入法研商會議」,雖3班護病比入法有共識,但對於數值如何制定,各界仍存在分歧,開會中醫療資方代表端,甚至一再表示,高護病比是基於「成本考量」,雖資方有意願提升護理人員薪資、加發績效獎金,但因健保體制總額給付點數過低,無力負擔護理人員薪資調整,認為政府應先調高健保給付,院方才能調降護病比,「資方考量成本,而非病人安全,深感遺憾」。


調高護病比引反彈!衛福部拍板 專責病房維持1:5、上限1:7

2022年5月25日

        國內本土疫情持續延燒,由於確診住院人數增加,醫院收治中、重症病人照護複雜及部分護理人員確診,造成護理人力照護負荷增加,不過,指揮中心日前要求各醫院調高專責病房護病比,引發基層醫護人員強烈反彈,衛福部長陳時中2022年5月25日下午與相關護理團體座談,經過2個多小時協商,雙方達成共識,專責病房原則上護病比維持1:5,不得超過1:7。

指揮中心日前發函,要求依照現行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將專責病房護病比由1:5調整為醫學中心1:9、區域醫院1:12、地區醫院1:15,讓醫護備感壓力。

陳時中25日邀集護理團體、北中南東應變醫院的醫院及社區體系、疫情重災區北北桃主要醫院及護師工會等護理代表開座談會,了解第一線醫護工作的困境。

衛福部指出,與會護理代表提出包括專責病房護病比維持1:5、津貼發放及時、居家照護關懷人力分流社區支援及解決急診壅塞等減輕護理負荷訴求。

經與會者共識,陳時中裁示,已要求盡快完成津貼發放,否則予以懲處;護病比部分,因應非常時期,專責病房原則上護病比維持1:5,不得超過1:7;兒科困難照護個案津貼加成,並推動Skill-Mixed照護模式。

衛福部說明,為因應照護負荷,使專責病房照護確診人員津貼更合理,津貼將依照顧人數等比例相對增加,同時為了分流專責病房護理人員工作負荷,衛福部即將啟動專責病房Skill-Mixed照護模式,由醫院安排完成訓練的照護輔佐人員納入病房團隊,以照護工作分級,提供協助餵食、翻身、更衣等照顧工作,並發給每人每班5000元津貼,將於近日函文予設有專責病房醫院辦理。

衛福部表示,同時會持續落實急重症分流,協助照護人力媒合支援,並與地方政府協力,將醫院執行輕症居家照護業務的比例降低,轉由基層院所分擔。

另外,長期應要修正護理人員法,以法律支持護理專業及人力發展;而護理人員受到不公平對待,可透過「護理職場爭議通報平台」向衛福部反映,進行查處。

責任編輯/林湘芸

註1:護病比(nurse–patient ratios)是指醫院中護理人員和照顧病人的比例,也就是平均每個護理人員照顧病人的數量。若以醫院全日的平均護病比,其計算方式為:醫院床位數 × 佔床率 × 3 ÷ 每日三班護理人員上班的總人數。
註2:以中位數而非平均數計算,避免各個月份出現極端值造成結果強烈偏誤。



2023年8月17日 星期四

2023 08 17 左永安顧問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情緒管理


 

2023 08 17 左永安顧問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台灣藥品行銷管理協會發言人、開業藥師沈采穎 國內藥品自2022年底接連缺貨,包括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氧化鎂、抗生素安蒙西林(Amoxicillin)等藥品,使得缺藥問題日益嚴重,且至今似乎都尚未獲得改善,而國產學名藥也成為台灣民眾重要的用藥來源。

 陳稚華2023-08-17 09:32小中大



全球缺藥,但國內缺藥問題似乎日益嚴重,台灣製藥工業及資深藥師給出關於政策制定的建議。(圖片來源/freepik)

國內藥品自2022年底接連缺貨,包括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氧化鎂、抗生素安蒙西林(Amoxicillin)等藥品,使得缺藥問題日益嚴重,且至今似乎都尚未獲得改善,而國產學名藥也成為台灣民眾重要的用藥來源。

雖因烏俄戰爭、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缺藥,但藥師指出缺藥背後真正問題仍是政府政策制定不周所致。

究竟缺藥問題該如何解決?國產學名藥政策又應如何制定?


製藥工業建議:政府每年負擔健保總經費,不得少於「這個數字」

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蘇東茂指出,「台灣製藥產業是國防工業重要一環,建議政府應擬定獎勵政策,推廣醫療院所優先採用台灣製造藥品,如參考日本鼓勵國產學名藥的做法,先由公立醫院或部立醫院優先推動實施,壯大台灣製藥產業。」 

蘇東茂表示,制定使用國產學名藥比率之短、中、長期價量目標,藉以擴大學名藥替代使用率,能降低健保財務負擔及提升國產製藥產值。 「像是鼓勵醫療院所使用國產學名藥,若醫院使用國產學名藥占比或使用金額成長率達到多少百分比率,可提供醫療院所額外獎勵方案或鼓勵措施,包括納入醫策會醫院評鑑項目、公開表揚等。」 

蘇東茂也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2021年台灣醫療保健支出占GDP 的比例為6.2%,南韓占約8%、日本占11%,建議至少調高醫療保健支出占GDP 比例至8%以上。

且為釐清全民健康保險法第3條第1項「政府每年負擔本保險之總經費,不得少於每年度保險經費扣除法定收入金額之36%。」蘇東茂表示,倘若目前政府負擔部分尚未達36%,是否得依規定補足至36%,甚至超於36%。


另外,蘇東茂建議落實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第75條第1項,利用市場實際交易價格調整藥品支付價格之處理原則,應調整時程,「主成分於專利期內、專利權逾5年以上及無專利權之藥品,每2年調整一次。」

為何國內藥廠會變成「削價競爭的紅海市場」 ?

蘇東茂也強調,在新藥研發上,尤其是醫療必需不可缺之新藥,應更積極推廣工研院、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國衛院與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等機構研發能量,與國內生技醫藥業者共同合作,加速研發效率,提升國際競爭力。 

另外則是以病人為本,「老藥新用,能降低既有產品副作用、開發方便病人(尤其老人與小孩)使用之新複方、新使用途徑、新劑型、新劑量等。 」

蘇東茂表示,國內製藥廠大多仍是規模小、產品多的經營模式,以生產學名藥為主,造成「削價競爭的紅海市場」,「如何運用已達PIC/S GMP國際水準的製造技術,整合大家一起組成國家隊,共同拓展全球市場,尤其原料藥、荷爾蒙製劑、小型針劑、眼用製劑等國際市場高需求之利基品項,政府應好好思考。」

製藥公會指出,國內製藥廠大多仍是規模小、產品多的經營模式,以生產學名藥為主,造成「削價競爭的紅海市場」。

藥師:台灣健保其實像共產制度,齊頭式平等並不合理 

對此,台灣藥品行銷管理協會發言人、開業藥師沈采穎接受《信傳媒》電訪時表示,「其實最重要一點,台灣齊頭式平等是比較奇怪的,就像要台北跟屏東的房價一樣。我一直強調應該依照成分價來給付,像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就是給5毛,假如要用其他也納入健保的品牌,但給付一顆就要5元,如普拿疼,民眾就補那個價差,在美國也是這樣的概念。」

她直言,「沒有一個國家是學名藥的健保給付價跟原廠藥一樣的,就像車子,BMW價錢如果都跟國產車一樣?高級牛排價格卻跟夜市一樣?市場自由競爭變成齊頭式去砍、超過總額的就去砍,合理嗎?醫界甚至有人說,台灣健保其實就像共產制度。」

沈采穎認為國內應強化競爭力,「其實我在2016就有提出這個說法(健保署核定藥品成份的給付價格),但國產跟進口商都不同意,台廠很怕大家都去拿原廠的,原廠又很怕大家不願意付錢去拿台廠的,其實就是各取所需,當然這一定會引起大家的反彈,但實施下去,其實間接會鼓勵到台廠的銷售,因為在國外只要過專利,學名藥都是佔7成、原廠只佔3成,台灣則是反過來,這部分台灣跟美國完全走相反的路,所以醫療費用不會下降就是這個原因。」

沈采穎強調,已有台灣本土藥廠因藥品外銷價格比台灣健保給付價更好,採取「外銷優先」措施,「這就像清冠一號,我們台灣自己都不夠用了卻還是出口,因為出口價格好,政府沒有一個政策照顧人民,衛福部等於是違憲,監察院也不管,上次缺藥事件監察院從3月查到現在都沒有公布,政府該做的沒做、明明有錢卻一直砍廠商(藥價),這樣是不對的。」



【缺藥問題仍未解...學名藥恐陷削價競爭紅海?製藥工業、藥師給政府的衷心建議】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41763 )

2023 08 17 左永安顧問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新光醫院副院長、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 台灣藥品行銷管理協會發言人、開業藥師沈采穎 被稱為全球最貴藥物之一的「諾健生(Zolgensma)」,用於治療罕見疾病脊髓肌肉萎縮症(SMA),健保署日前指出,自8月起SMA基因治療藥納入健保給付,經議價一劑要價新台幣4,900萬,預估一年有8名6個月以下病童受惠。

 健保給付1劑4900萬罕病用藥合理嗎?專家:背後突顯「這些問題」 籲政府勿顧大失小】

信傳媒

      被稱為全球最貴藥物之一的「諾健生(Zolgensma)」,用於治療罕見疾病脊髓肌肉萎縮症(SMA),健保署日前指出,自8月起SMA基因治療藥納入健保給付,經議價一劑要價新台幣4,900萬,預估一年有8名6個月以下病童受惠。

















      自8月起罕見疾病脊髓肌肉萎縮症(SMA)基因治療藥納入健保給付,一劑要價新台幣4,900萬,專家對此有不同看法。(圖片來源/freepik)

不過消息一出後,有醫師擔心排擠到健保總額、影響健保資源分配,也有一般民眾認為花大錢給付卻只有少數患者能使用,不符合成本效益。

究竟健保給付天價罕病用藥合理嗎?未來是否在給付對象及其他罕病疾病範圍都無限擴大?在健保資源分配不均、財務困境下,有何更好的解方?

洪子仁:罕病用藥納保,突顯台灣健保總額成長率遠落後日、韓

新光醫院副院長、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接受《信傳媒》電訪時先指出,健保總額中罕病一年的藥費大約是70億,「這幾年我們觀察到罕病藥費的成長率遠高於健保總額的成長率,罕病成長率約在10-12%,健保總額成長率約在3-4%,如果回到健保成立初衷的角度來看,健保本來就是保『急、重、難、罕』患者,健保給付罕病用藥也彰顯台灣是高度文明、對人命高度重視的國家,因此回到健保初衷,我認為罕病應該要給付。」

不過洪子仁也提到,從健保資源的取捨角度來看,「一方面擴大健保給付、一方面擴大新藥加速納保給付的過程中,民眾跟政府應該要來共同思考如何擴大健保總額,也就是讓每年健保總額成長率不要低於5%以下,這樣才有足夠資源去做更多事,也讓健保點值不要再進一步下探,影響到醫院招募醫事人員的能力。」

洪子仁提到,罕病用藥的納入健保給付,其實突顯了台灣在健保總額的成長率,遠遠落後鄰近日韓國家的狀況。

他進一步指出,「從現在起,每年健保總額成長率以5%往上堆疊,經過5年後,我們的經常性醫藥衛生支出大概佔GDP的7.2%-7.3%,還是遠遠落後韓國8%跟日本的11%,目前台灣醫療的健康指標已落後日韓,需要民眾跟政府都有這樣的認知。」

而提到健保總額要成長,財源從何來?


洪子仁認為有很多方向能討論,「像是比照日本透過消費稅的增加,以增加健保總額,或是在未來修《健保法》的分配比率中,將民眾跟雇主的比率下降,提高政府的分攤比率,這些都是籌措財源的方式。」

醫改會:產前篩檢、新生兒篩檢更重要

對於健保給府天價罕病用藥的看法,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接受《信傳媒》電訪時則指出,「罕病狀況跟一般疾病又不太一樣,畢竟生命不能用價錢去衡量,目前天價罕藥使用者並不多,雖然(給付)能省下未來照護跟社會支出,但也勢必會加重現在健保的負擔。」

林雅惠表示,醫改會認為應該要回到預防檢測端,例如鼓勵有計畫懷孕的夫妻,可以先做帶因者篩檢,也可以增加懷孕時的補助,針對遺傳病理基因篩檢的費用。「因為現在這部分還是屬於自費,很多夫妻會因費用高昂,或是看到表象正常,認為應該不會產下基因突變的小孩,假設在預防檢測端有補助措施,未來在面對新生兒罹患罕病的機率降低,相信這個無論是對國家也好,或是對健保負擔而言,都來得更有效益。」

她也提到,這次SMA基因治療藥納保也有經過藥物共擬會的討論,「在共擬會上也有專家提出應該把產前篩檢、新生兒篩檢這部分納入公費補助。我們會認為已經等到出生,無論是健保支出也好、是否要支付患者終生都有效的藥劑也好,或是就算沒有支付終生但能使用現在常規的治療方式,無論哪種方式,都會對國家、家庭造成一個沉重的負擔,不如在更前端先做預防。」

林雅惠表示,回到目前健保整體的財務狀況,「假設前端預防部分沒有掌握好,對於這樣的天價支出,也會擔心未來如果適用對象越來越多,也會加深目前所擔憂的情況,這塊還是希望可以有更多討論。」


藥師:政府勿顧大失小,讓國人用不到便宜、副作用少的老藥

台灣藥品行銷管理協會發言人、開業藥師沈采穎接受《信傳媒》電訪時表示,對於健保給付天價罕藥不反對,畢竟是針對少數人,「但政府忽略了更基礎便宜的藥,就像之前陳文茜服用的Hydrocortisone(氫羥腎上腺皮質素),一顆才幾塊錢就能解決且副作用較小,現在竟然沒有一張藥證,且證照到期沒有人申請展延,在美國也是台幣幾塊錢而已,這樣變成顧大失小。」

沈采穎強調藥證的管理很重要,「健保署的責任也很大,證照的部分是食藥署沒錯,但民眾繳了保費就要有藥可用,這是健保署要處理的部分,應跟食藥署合作,比如說專案進口,但現在完全沒有執照,且聽說現在展延費用很高。」

在健保資源分配不均、財務困境下,比較好的解方為何?

沈采穎認為應該鼓勵孕婦做商業保險,「因為健保沒辦法全部都保,就像有些先天性心臟病,如果有做開刀等等,商保都會給付,才能彌補健保的不足,這部分政府應該多去鼓勵。但針對罕病來講,開放4000多萬,那其他罕病是否一概都要納入?當初納保的基礎是什麼?針對這部分,可能家屬也要部分負擔,且要鼓勵婦女懷孕時就要保商保,希望商保這部分政府可以跟保險公司更多溝通商量。」

【健保給付1劑4900萬罕病用藥合理嗎?專家:背後突顯「這些問題」 籲政府勿顧大失小】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41559 )





2023 08 17 左永安顧問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者及特定對象就業組組長施淑惠 台大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台灣糖酒總會 中華糖酒總會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台海兩岸影視文創交流協會 預計2023年底釋出詳細計畫鼓勵中高齡勞工重返職場,勞動部今天表示,正擬定計畫鼓勵壯世代重返職場,規劃提供就業獎勵給55歲以上勞工,並且研發適合適合銀髮者工作,預計2023年底釋出計畫。

 


2023 08 17 左永安顧問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者及特定對象就業組組長施淑惠 台大 台師大 EMBA 商學院 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台灣糖酒總會 中華糖酒總會 中華亞健康生命科學世界總會 台海兩岸影視文創交流協會 預計2023年底釋出詳細計畫鼓勵中高齡勞工重返職場,勞動部今天表示,正擬定計畫鼓勵壯世代重返職場,規劃提供就業獎勵給55歲以上勞工,並且研發適合適合銀髮者工作,預計2023年底釋出計畫。

 

鼓勵逾55歲勞工重返職場 勞動部擬發就業獎勵

 


鼓勵中高齡勞工重返職場勞動部今天表示,正擬定計畫鼓勵壯世代重返職場,規劃提供就業獎勵給55歲以上勞工,並且研發適合適合銀髮者工作,預計2023年底釋出計畫。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者及特定對象就業組組長施淑惠指出,根據調查,台灣55歲以上勞參率較低,目前正評估是否除了透過給雇主僱用獎勵外,也透過就業獎勵給勞工,鼓勵壯世代重返職場。

施淑惠說,國內目前有缺工獎勵計畫,但此計畫與缺工計畫面向不同,主要是鎖定55歲以上退出職場且沒有想要再工作意願的勞工,只要重返職場、不論在哪一個產業,都會給予就業獎勵。

不過,施淑惠也提到,離開職場的期間為多久,會再討論。她舉例,像是公務人員退休後立刻再就業,可能就不適合此計畫,詳細內容會再規劃。

至於獎勵金額,施淑惠說,勞動部目前有缺工獎勵新台幣1萬元,理論上不會比缺工獎勵低。

此外,施淑惠說,南韓成立單位專門研究銀髮就業,目前已經請政大團隊就南韓現況進行搜集資料,後續對照國內職務內容,再來公告討論研發銀髮族就業的職業。

施淑惠表示,壯世代就業促進措施目前仍在討論,預計2023年底釋出詳細計畫,盼能鼓勵銀髮族就業。另外,也會推動50.50計畫,會逐年布建50個銀髮服務據點及每年與其他部會50個據點合作開發人力和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