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2 25左永安 顧問/講師/委員/宮主/永續長/執行長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榮鈺 年輕人忽略「高血壓」小心出血型中風!等待就醫過程先別做這些事以免更嚴重 「出血型腦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俗稱小中風 預防腦中風,最好從日常生活做起,平時飲食均衡、少鹽、少油、少糖,多蔬果與好油脂,每周維持至少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每天睡足7到9小時,控管自身壓力、不菸不酒,不僅能遠離慢性疾病,也能大幅降低中風機率。
2022年腦血管疾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五位,
平均一年奪走1萬多條性命。近年隨著國人生活習慣愈來愈差,
三高、肥胖等慢性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連帶導致腦血管疾病患者也逐漸年輕化。
一名30多歲體型微胖的男子,先前接受健檢才發現有高血壓,
未料,半年後某日他的半側肢體突然無力,
自行赴急診就醫,檢查診斷為典型「出血型腦中風」。
「沒想到高血壓這麼嚴重!」男子說,
雖然有定期回診監控血壓,但藥物並沒有如期服用,
也沒有徹底改變生活習慣,如今被診斷腦中風,他向醫師保證,
會好好改變生活。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榮鈺表示,
中風主要分為
出血型、缺血型,最常見缺血型中風,
占所有中風類型七到八成。
缺血型中風患者以「高齡者」為大宗,隨年齡愈大,
血管狹窄發生機率愈高,會增加心臟血栓機率;
近年30、40歲的年輕出血型中風患者也愈來愈多,
甚至有20幾歲的患者。
陳榮鈺說,出血型中風的年輕患者,不是患有高血壓不自知,
就是沒有妥適控制高血壓,因此引起出血型中風。
尤其肥胖是引發高血壓的重要因子,
會讓高血壓年輕化的比率愈來愈顯著。
容易引發腦中風的風險因子,還有
1高血脂、
2糖尿病、
3心律不整、
4心房顫動、
5過度飲酒或吸菸、
6運動不足、
7久坐不動、
8長期熬夜、
9生活壓力,或是
10服用容易導致血液凝結的藥物,
如避孕藥、類固醇等,
恐增加血栓風險,導致缺血型中風。
無論是缺血型或是出血型中風,都會出現相同的急性症狀,
包括
1單側肢體無力或麻木、
2臉部不對稱或口角歪斜、
3語言表達或理解困難、
4視力模糊或視野缺損、
5行走不穩或失去平衡、
6突發性劇烈頭痛等。
陳榮鈺強調,一旦症狀發生,千萬不要「再觀察看看」。
陳榮鈺說,很多中風患者在確診前,曾多次發生過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俗稱小中風,
即出現中風典型症狀,卻在24小時內自行改善,當小中風發生後,
後續會有極高的機率發生嚴重中風,
因此,只要出現中風症狀應立即就醫。
等待就醫的過程,陳榮鈺建議,別輕易對患者採取措施,
像別讓患者進食或喝水,避免嗆傷;
若為二度中風患者,發作時勿隨意餵食原本使用的藥物,
假設患者第一次被診斷為缺血型中風,長期服用「抗凝血劑」
阿斯匹靈,但第二次若是出血型中風,服用阿斯匹靈會讓出血
更嚴重,應遵照救護人員指示,協助患者就醫。
預防腦中風,
最好從日常生活做起,平時飲食均衡、少鹽、少油、少糖,多蔬果
與好油脂,
每周維持至少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每天睡足7到9小時,
控管自身壓力、不菸不酒,不僅能遠離慢性疾病,也能大幅降低
中風機率。
張貼者: 安永歐洲經營學院 左記歐洲商行
研究顯示美國最富有10%人口壽命約86歲,
比最貧窮10%人口多活約14年。
富人壽命較長,原因是能負擔更健康食物、更好醫療服務。
2025.02.17 03:00 工商時報 鄭勝得
新聞提要■儲蓄能夠增加你的老本,聰明消費卻能延長壽命。
例如購買監控健康、維持活力與減輕壓力的產品或服務。
研究顯示,富有的人通常壽命較長,原因是他們能夠負擔
更健康的食物、更好的醫療服務,並居住在更安全、汙染較少的社區。
雖然金錢無法直接換得壽命,卻能用來改善健康,包括購買健身設備、參加養生課程,
以及添購智慧穿戴裝置來監控身體狀況。
根據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2024年刊登的研究顯示,
美國最富有的10%人口中位數壽命約為86歲,比最貧窮的10%人口多活約14年。
聰明消費 延長壽命
健康與老化研究專家表示,儲蓄能夠增加老本,聰明消費卻能延長壽命。
例如購買幫助監控健康、維持活力與減輕壓力的產品或服務。
英國牛津研究機構Ellis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經濟學主任斯科特(Andrew Scott)
表示:「我們知道哪些事情能幫助我們健康老去,但當你告訴大家答案,
他們通常感到失望。這些事情包括:
少吃並吃得健康、多睡覺、多運動,及花時間與朋友相處。」
這些事情大多不需花錢就能做到,但適當支出也有助於延年益壽。
康乃爾大學老年學專家洛肯霍夫(Corinna Loeckenhoff)指出,
想透過消費來延長壽命,可以把錢花在同時帶來健康與社交好處的活動。
洛肯霍夫表示:「我經常告訴大家,維持生理與認知健康的最佳方法之一,
就是學習社交舞。」
洛肯霍夫也建議,可以用金錢消除那些妨礙健康習慣的障礙。
例如,
如果你必須照顧年幼孩子而沒空去健身房,那可以購買居家訓練器材。
如果你想自己煮飯卻對烹飪沒信心,可以購買相關課程。
研究人員表示,某些科技裝置與奢侈品或許是划算投資。
比方說,Apple Watch這類裝置能幫助你養成健康習慣,並偵測身體可能出現異常狀況。
麻省理工學院年齡實驗室(MIT AgeLab)主任考夫林(Joe Coughlin)表示:
「這些裝置無時無刻都在提醒你,要注意自己健康,並促使你採取行動。」
考夫林曾因Apple Watch偵測到心率異常升高而就醫,當時他並未察覺異狀。
薪資增加 壽命增幅縮減
收入越高,壽命通常越長,但兩者關連性有侷限。
研究機構Opportunity Insights2016年的調查便發現,隨著薪資增加,壽命的增幅會縮減。
金錢不僅可以購買有益於健康的物資,更重要的是,它能夠節省時間與減輕壓力。
換言之,如果你不必擔心是否挨餓受凍,就更有餘裕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
有錢人居住社區發生暴力犯罪案件的機率通常較低,
且學校、公園與其他基建設施的品質較高。
老化研究專家建議,不妨多多嘗試新的活動與興趣,這一點在年輕時特別重要,
因為可以培養終身熱愛的事物,令老年生活更充實。
洛肯霍夫表示:
「大家太在乎要活得長久。其實更應該問問自己:
為什麼想活得更久?這些額外的日子,要用來做哪些有意義的事情?」
10項審查指標、32項要求條件
iCAP 課程品質認證審查指標以 ADDIE 教學發展模型為本,
分為
1分析(Analyze)
2設計(Design)
3發展(Develop)
4實施(Implement)
5評估(Evaluate)
五大構面
(一) 分析
課程依產業/企業/組織的實質需求發展,有具體的 職能 依據 或 職能分析 過程,
並依據 職能與需求分析,規劃完整 學習課程架構 或 學習路徑。
(二) 設計
課程依據 職能與需求分析 及 課程地圖,設計適切 教學/訓 練目標,
並依此 發展 完整 涵蓋職能內涵 之 課程內容。
(三) 發展
確定 教學/訓練目標、對象 及 課程內容 後,決定適切 的 教學 方法,
以及 選擇合適 的 教材與教學資源(包含教材、教具、 師資)。
(四) 實施
實際執行課程時,保存辦理 相關資料 紀錄,以確保 課程依原 規劃實施。
(五) 評估
課程依據 教學/訓練目標及教學方法,規劃多元評量方式,
設計 合適 且 有效的
1評量方式、
2評量工具及
3學習成果證據,
4且 所呈現學習成果證據 符合 原課程 之 職能要求。
5規劃自我管 控機制,確保 課程實施 及 學習 成效,
有助 課程辦理 及 持續改 善。